在广州市增城区受到各种文化的滋养,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先辈们日复一日的辛勤劳动中,增城地区积淀了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拥有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如广州增城榄雕,舞貔貅,舞火狗及罗派艺术粤剧等这些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民族文化。
为高质量获取增城地区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现状的真实情况,收集详尽客观材料,广州华商职业学院银河探寻增城非遗足迹队于2022年7月9日对小楼镇和派潭镇进行走访调研,与当地居民、非遗传承人展开了良好的沟通交流。
第一站——小楼镇
谈起小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肯定少不了“灰雕”文化。灰雕又叫“灰批”,是以经过特别处理的石灰作为主料,用批刀直接雕贴于墙上或檐下,干结以后形成的各种图案,例如山水、雀鸟、花草、人物等。灰雕主要依附于建筑墙壁上沿和屋脊或其它建筑工艺上,尤以祠堂、寺庙和大型建筑用得最多,以明清两代最为兴盛,寓意着富贵吉祥、和谐平安。
实践小组成员通过和当地居民、游客的攀谈,了解到灰雕在广州增城已有800年的悠久历史。在2015年时,“灰雕”正式被列为增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当地居民表示,制作灰雕的过程繁杂、非常需要耐心,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人们对灰雕的发展现状感到无奈,却也热切期盼灰雕能够得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
第二站——派潭镇
为确保调研的有序开展,队员们事先联系了派潭花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梁桂深先生。
梁家的扎制花灯历史已有二百多年,到梁桂深时已是第四代。现六十余岁的梁桂深先生作为增城区非遗传承人,继续挑起家族大梁,花了大半辈子在花灯事业上。在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上,还有一道道清晰可见的伤痕,那都是他与花灯相伴的岁月留下的痕迹。
实践队成员对梁桂深先生进行了采访。通过梁老先生的讲解,我们深入了解到了花灯技艺的制作流程和细节。梁先生讲到,花灯的制作分为两大工序,主要是做灯笼模型骨架和灯笼架贴纸,大花灯笼、走马灯的工序都是如此;除了吉祥图案和吉祥字贴,其它都是手工制作,砍竹子、剪纸等都是手工完成。“制作花灯需要花费很大的耐性和耐心,现在越来越少的年轻人愿意去学习和了解花灯技艺这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梁先生语重心长地袒露了他内心的想法。
梁桂深先生还亲自带着队员们上手体验制作花灯,他细心地为我们逐一讲授制作步骤。梁桂深先生说道:“制作花灯需要非常的细心,因为竹子在受力的情况非常容易断,在制作的时候将竹子湿水后会变得有韧性,就可以进行花灯的制作。”这些制作技巧藏着代代花灯非遗传承人的匠心,正是有他们薪火相传、代代传承,才能让我们如今可以继续欣赏到花灯文化的魅力,隔空感受到祖祖辈辈寄托在灯笼里的满满祝福与期盼。
在悠悠历史长河,花灯习俗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一是代表光明的发扬;二是灯火蕴涵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之意;三是灯成了人丁的象征物。
花灯技艺的制作工艺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所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应主动了解、积极学习,将这一项目更好地传承下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习总书记说过:“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此次对“灰雕文化”和“花灯技艺”的深入调研,我们感触良多。青年学生对非遗的学习认识刻不容缓,更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的时代重任挑在肩上、放在心里。
(摄:潘钊雯;文:杨智鹏)